来源:【新甘肃】
天祝:羊产业唱响乡村振兴新“牧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通讯员 李元学
初秋的清晨,天祝县多隆草原上,薄雾如纱,露珠闪烁。
打柴沟镇多隆村牧民朵才昂和往常一样赶着上百只天华肉羊走向草场。这位世代牧羊的藏族汉子望着眼前蹦跳撒欢的羊群,脸上挂满了灿烂的笑容。
多年来,在政策扶持下,朵才昂家的养殖规模在逐步扩大,从最初的几十只高山细毛羊发展到现在的500多只天华肉羊,朵才昂见证了天祝县羊产业从传统养殖到现代产业的跨越。
2010年,天祝县与兰州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开展肉羊品种培育,成功选育出了天华肉羊新品种。那一年,朵才昂家被确定为新品种肉羊养殖户。“当时推广这个新品种肉羊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心里都没底。”朵才昂说。
天祝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上门宣传,做群众的工作。在工作人员耐心劝说下,朵才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引进了几十只天华肉羊。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天华肉羊不仅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也比原来的细毛羊快很多,而且产肉量和繁殖率都很高。
尝到甜头的朵才昂下定决心规模化养殖天华肉羊。
如今,朵才昂家的天华肉羊养殖规模已超过500只,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养羊大户。在他的带动下,村里300只以上的养羊户达40户。
朵才昂的养羊经历,正是天祝县羊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天祝县积极构建“种畜繁育研究院+改良站点+养殖场户”三级繁育体系,建成7个省级种羊场,年改良绵羊30万只,良种化率达90%,规模化程度达82%。与兰州大学合作培育的天华肉羊,具有体格大、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繁殖力高等优良特性,2024年3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成为高原肉羊产业的“王牌”。
在天祝县畜牧推广站站长祁万祯看来,天华肉羊抗逆性强,肉毛性能突出,非常适合高原养殖。近年来,天祝县通过“1+3+14+19+N”推广体系,已组建508个扩繁群,天华肉羊的养殖规模达到66.8万只。
特别是天祝县推出的“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农牧互补”模式,打破了过去“靠天吃饭”的困局。通过优化种群结构,能繁母羊占比达到80%以上,肉羔生产周期从原来的6个月至7个月缩短至3个月到4个月,实现了四季均衡出栏。
2024年,天祝县羊养殖量达220.5万只,存出栏量分别达137.97万只和82.53万只,产值突破9.7亿元,羊产业已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天祝:羊产业唱响乡村振兴新“牧歌”09-02
促成六项重大合作,北京“未来美城”发展大会在昌平开幕08-23
中国石油集团:加快发展“热电氢”等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08-22
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活动在庆阳启动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