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场面壮观!数千只崖沙燕在颍河“安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1:00:00    

4月22日,

在建安区榆林乡刘王寨村颍河段,

有数千只的崖沙燕在这里集体筑巢,

度过一年中最为忙碌、

也最有收获的时光。

密密麻麻的小燕子在崖壁前上下翻飞,

叽叽喳喳,场面壮观。


“这些崖沙燕来自东南亚国家热带雨林地带,它们每年4月中旬在此筑巢安家,6月10日左右孵出雏燕,7月初老燕会带着雏燕学习飞翔,而后迁徙飞往北方。”原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王焱对记者说。



一个看似有鸡蛋大小的洞口,里面却有一米多深。崖沙燕用嘴或爪一点点挖洞,而后再衔来干草铺在洞里产卵,到6月中旬孵出雏燕。这些来自远方的崖沙燕之所以选择这里安家,因为颍河流过该村,形成一段沙土的崖壁,河两岸植物茂密,多年来,崖沙燕在这里筑巢,风景独特,这也是许昌生态良好的象征。



“它们最早在这里筑巢应该有20年左右了,只是最初燕子来的不多,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刘王寨村党支部书记司娇说。10余年前,为了利益,有个别村民把这片沙地承包后,挖沙子卖,崖沙燕的“小家”屡屡被毁。



在2016年5月,王焱带领学生到刘王寨村拍摄以美丽乡村为题材的微电影《颍河古寨》,无意中发现镜头里有飞翔的崖沙燕。经过了解,才知道村里有这么一处崖沙燕栖息的沙壁。从那时候起,他就开始带领许昌的环保人士,到这里开展保护崖沙燕的活动。




“王教授和村干部一起来到挖沙人的家中,给他们讲《野生动物保护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慢慢地,群众的环保意识增强,也感觉到挖沙只是眼前的利益,只有保护好自己的家园,村里才有更长远的发展。”司娇说,这些年来,王焱教授也成为村里的常客, 他建议群众改造并建成多个民宿,以及特色农产品种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这里参观。


前几年,建安区还投入数百万元,为村里修建了道路,在主干道种植了绿化树,规划了50亩的沙燕公园,在崖壁前设置护栏和围挡,安装监控等。可以说,是一群小燕子,改变了一个村。



2019年,央视《24小时》和《道德观察》栏目,先后报道刘王寨村的崖沙燕。许昌高中郑昊雨、张鹤凡两位同学拍摄的《颍河沙燕》,参加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还获得二等奖。


“下一步,我们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同时,依托崖沙燕这张名片,在村里打造更多景点,发展采摘游,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司娇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他们村正在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富裕之路。






编辑/郭彩霞

责编/李晓宇

审核/张江岭 李敏

监制/张向朝

来源/许昌时刻

相关文章:

光影漫步中,解锁山东“新玩法”04-27

场面壮观!数千只崖沙燕在颍河“安家”04-26

南疆“她体育”故事之三:从场外围观到上场竞技04-25

月季遇上艾,许你一场艾香与花海的邂逅 | 南阳“双节”解码健康产业新方程04-19

第五届郑州肝胆胰外科交流会隆重开幕04-14

曹德旺新大学领导班子亮相,背后藏着什么大招?04-10

54岁男子胆道内惊现“塑料夹”,他们精准取出04-07

济南能源集团产研基地开门迎客,构建产学研融合新标杆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