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宋琰:一定要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09:47:00    

2023年,贵阳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宋琰主动请缨,成为乌当区新场镇王坝村驻村第一书记。这个“全国文明村寨”有着闪亮的招牌,却也面临着产业升级、民生短板的挑战。“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成了她刻在心底的承诺。

田坎上的“翻译官” 让政策带着温度落地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农业观,落到我们王坝,就是要把玉米种子育成‘金豆子’,把蔬菜种进大市场!”暖阳下,宋琰挽着裤腿站在刚翻新的田垄边,几十位村民围拢着。没有讲台,没有文件,她用大白话,把政策掰开揉碎。村民们说:“宋书记讲的,听得懂、用得着!”

如何让党的声音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宋琰有本“行走的台账”。49场院坝会、分红会、节庆活动是她的一线讲台;镇级、区级一路闯到市级的“擂台比武”和“理论宣传二人讲”是她的人生考场。她更把每月走访变成“移动课堂”,脱贫户、监测户、老幼村民的情况全都烂熟于心。市农业农村局的负责人也被她5次请进村,联建宣讲直抵人心。

两年时间,她让1200余人次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听到了政策“好声音”。

盘活“沉睡”土地 用汗水浇灌产业新芽

2024年初春,王坝村一片坡地上,大型机械轰鸣。以前,这块地让村“两委”头疼不已——土地流转纠纷不断,荒草丛生。宋琰带着详尽的调研报告一次次跑回“娘家”市农业农村局,精准争取到112万元项目资金。其中,80万元用来打造市级重点项目——“六化”玉米制种基地。

时间紧,任务重。宋琰的驻村日记里写满焦虑:“农时不等人,必须争分夺秒!”她与时间赛跑:严控农资采购流程,盯着施工机械避开刚覆膜的玉米地,协调多部门组建专班推进。当播种机首次在这片土地画出笔直的轨迹,生物降解膜在阳光下闪耀,测土配方施肥精准落地……昔日的荒坡焕发出科技农业的生机。

不仅是闲置土地,村集体还盘活了闲置空房建起辣椒厂,成为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的致富车间。宋琰说:“这是我们村集体‘1+1’公司盘活闲置资产、从无到有建起来的辣椒加工厂。合作企业还帮助引进了一家腊肉加工厂和一家辣椒加工厂,为我们在村里发展食品工业打下基础。”

巧解“税”结 走出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

产业活了,新烦恼却接踵而至。2024年下半年,王坝村集体“1+1”公司因劳务收入激增逼近500万元大关,税率即将从1%陡增至9%。“微薄的利润哪经得起这么涨?业务还怎么做?”公司愁云密布。宋琰同样心急如焚,但她没乱阵脚,一个电话打到了贵阳市税务局。

几天后,税务局高级税务师应邀入村“把脉”。“别急着升级,成立子公司分流业务,就能守住小规模纳税人的优惠。”税务师的一席话如拨云见日。方向既定,宋琰带着“门外汉”团队啃起了硬骨头:咨询法律顾问、走“四议两公开”程序、拟定章程、设计股权、落实场地……40余天披星戴月,“贵州誉锦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营业执照终于稳稳落袋。税务困局迎刃而解,村集体经济的航船得以轻装前行。2024年,公司净利润达45万元,稳居乌当区前列。

涓流汇成江海 好日子握在乡亲手里

宋琰深知,乡村振兴的答卷,最终要写在乡亲们的笑脸上。两年间,她和工作队如同不知疲倦的“陀螺”——

686.3万元建设资金在她多方奔走下注入村庄,5.6公里新灌渠清水流淌,2.4公里硬化路通到家门口,便民洗菜池边响起欢声笑语;97件村民“心头事”被逐一熨平,从慢特病办理、学生入学到合作医疗报销,深夜的求助电话她从未拒接;脱贫攻坚成果在动态守护中夯实,一月一访脱贫户和监测户,量身定制增收方案,34万元养殖补助、4个公益性岗位精准滴灌,牢牢兜住返贫底线……

今年1月20日,王坝村分红大会现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793万元、净利润突破100万元的喜报引发雷鸣掌声。591户村民依次领取现金与物资,21万余元的“红利”实实在在揣进兜里。陈福仁一家也在人群中,攥着分红款和药费单据,脸上的阴霾已被希望驱散。宋琰看着一张张笑脸,驻村日记里那句朴素的话再次涌上心头——“一定要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从政策宣讲的“扩音器”,到产业升级的“主心骨”,再到排忧解难的“贴心人”,宋琰把根深深扎进王坝的沃土。今年6月,宋琰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她说,荣誉在身、重任在肩,将以此不断鞭策激励自己,用专业破解发展瓶颈,用真情捂热百姓心窝,继续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奋力描绘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

记者 李佳旭

相关文章:

根植沃土 振兴乡村|深耕“土特产” 兴村谱新篇07-09

洲明科技实控人拟减持不超1.99%股份 公司营收新高盈利稍逊07-08

我区下达1.78亿元公路水路建设专项资金07-07

一通“航班取消改签补偿”电话后,北京六旬老人账户“消失”100万元?家人已报警07-06

江苏盐城:科技“锄犁”深耕“新”沃土07-06

黄某某(女,26岁),接连卖掉2个亲生儿子07-05

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宋琰:一定要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07-04

乡村蝶变满目新 陕西府谷县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