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单”是指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私自向客户销售非本单位自主发行或代销的金融产品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涉及以下特点:
非正规渠道:
飞单行为往往通过非金融机构营业场所柜台、官网、官方APP等正规渠道购买,或者将购买资金直接划付到第三方银行账户。
高收益承诺:
飞单行为一般会向投资者承诺保本保收益或预期收益,甚至承诺高收益低风险或者高收益无风险。
侵害投资者权益:
飞单行为严重损害投资者资金安全,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可能导致投资者面临损失。
法律风险:
飞单行为可能涉及违法,单位和飞单员工都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损害金融机构利益:
飞单行为还会损害所在金融机构的利益,导致机构失去应得的业务和客户,并可能面临声誉风险。
综上所述,飞单是一种非法且不道德的行为,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投资者在遇到类似行为时,应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金融机构也应加强内部监管,防止飞单行为的发生。
相关文章:
何立峰出席驻沪中央金融机构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座谈会并讲话04-29
海富通上证5年期地方政府债ETF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04-22
斥资1.4亿元,浮盈超2200万元!神秘人物参与这家上市公司股权拍卖04-16
AI购物应用Nate创始人被控欺诈:虚假“通用结账”背后实为人工操作04-13
储蓄国债十几秒售罄 你抢到了吗?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