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一场覆盖人员撤离、搜寻救助、船舶灭火、溢油处置等全链条的“硬核”防台应急演练,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港水域震撼上演。由汕尾海事局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深汕特别合作区海上防台综合应急演练,集结了深汕、汕尾、惠州、揭阳四地13个部门及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等建设单位,投入船舶24艘、直升机1架、无人机6架、参演人员超150人,全面检验大湾区东翼海域应对极端天气的实战能力。

作为深圳第“10+1”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依托69公里海岸线,正加速打造海洋产业新城。随着小漠国际物流港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出运通道,预计2025年该港口新能源汽车出运将突破10万辆,形成辐射东南亚、中东、南美的汽车产业出海枢纽。

同时,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小漠国际物流港二期项目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速推进,日均活动的水上施工船舶数量较2024年增长400%。海域内商船、渔船、工程船交汇密度持续攀升,叠加年均3-4个台风过境影响,构建现代化海上应急体系迫在眉睫。
据悉,此次演练以无动力施工船避风遇险为核心场景,模拟防台避险引发人员被困、船舶碰撞起火、人员落水、燃油泄漏等多重险情。随着一声令下,本次应急演练正式拉开帷幕。在指挥船“海巡0941”的统一调度下,四地海事、应急、消防等部门启动"空天地海"立体响应,无人机群腾空搜寻实时回传现场画面,救助直升机快速转移被困人员,救生飞翼精准救援落水人员,消防船快速扑灭火情,溢油防污船队高效处置油污泄露。通过90分钟高强度实战,全面检验跨区域联防机制,提升一体化协同应急作战效能。

本次演练首次实现四地跨部门统一指挥,应急处置首试“多险并发”预案,首次构建“撤离避风-立体救援-污染处置”全链条处置流程,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恶劣天气应急处置实践样本,标志着区域应急救援能力进入协同发展新阶段,将有效服务新能源汽车出运、海上风电建设、海洋牧场、临港工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安全发展。
文|记者 詹淑真 通讯员 徐子钰 赖丽敏
图|汕尾海事局提供
相关文章:
构建海上“安全盾牌”,深汕惠揭四地联动开展海上防台实战演练05-23
国网重庆石柱供电公司:“满格”电力助跑“甜蜜赛道”05-22
长沙再添移动地标!湘江首艘最大新能源游轮“橘洲号”首航05-21
我国首个“交流改直流”输电工程累计输送电量超62亿千瓦时 “嵌入式”直流推动资源高效配置05-13
杜特尔特在狱中赢得选举05-13
今年前4月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千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52.6%05-12
共享单车定位有问题,却要消费者买单?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