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曲靖“红色沃土”古今交响焕新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17:52:00    

漫步在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村的红军街上,古朴的村落与厚重的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每一块青石板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这条街不仅是红军长征那段波澜壮阔故事的忠实见证者,更如一座横跨时空的坚固桥梁,巧妙地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引领着我们探寻曲靖这片红色沃土的辉煌历程。

溯源:历史与红色的交响

三百户营村,一个充满历史底蕴与红色记忆的地方,其名称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据史料记载,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千户张铭随傅友德南征至此,军垦屯田,辖王、汤、来三个百户官,故称“三百户营”。岁月流转,三百户营村不仅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更在近代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长征路过此地,留下了宝贵的红色遗产。红军宣传标语、红军过楼、红军井……每一处遗迹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这里为什么叫“曲靖红色文化第一村”呢?在三百户营村的红军广场上,记载着三位“第一”的故事。曲靖籍第一位共产党员金耀曾,他不仅是曲靖早期的中共党员,还是陆良起义的军事领导人之一,为革命斗争作出了卓越贡献。曲靖籍第一位女共产党员伏瑞贞,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参与学生运动,立志为劳苦大众的解放奋斗终身。还有曲靖籍第一位女红军叶琳,她幼年曾为童养媳,裹了小脚,在婆家备受欺凌。在红军长征到曲靖时,她毅然参加了红军,成为曲靖市唯一一名参加了长征的女红军。

“这个地方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元素,红军街这个名字也是老百姓自己叫出来,红军离开后,他们自发地把这些地方保护起来,才有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样子。”中共曲靖市委党校一级调研员马中华教授介绍道。

而曲靖作为红军长征两次经过的重要地区,其红色印记远不止于此。在曲靖经开区三元宫,这里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决策地。1935年4月27日,中央红军总部及中央领导人在此召开会议,根据缴获的云南军用地图,作出了西进北上迅速抢渡金沙江、到川西建立苏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实现北上抗日目标起到了关键作用。三元宫灯火彻夜通明的那个夜晚,在曲靖乃至中国革命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红军在曲靖的足迹,不仅在于行军和决策,更在于播撒革命火种、发动群众。在红军精神的感召下,曲靖大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扩红”运动。无数曲靖热血青年深受鼓舞,纷纷报名参军,加入到革命的洪流中。特别是在红二、六军团经过的富源、沾益、宣威、会泽等地,“扩红”成效尤为显著,数千名曲靖儿女毅然告别家乡亲人,加入了红军队伍,为革命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曲靖的红色记忆,也铭刻着悲壮与牺牲。在宣威虎头山,1936年3月23日,红二、六军团为掩护主力转移,与追击的国民党军展开了长征入滇以来最惨烈的一场战斗——“虎头山战役”。红军指战员浴血奋战,英勇阻击数倍于己的敌人,激战三昼夜,予敌重创,但也付出了牺牲300余位指战员的巨大代价。虎头山上的红军烈士陵园,安葬着在此役中牺牲的英烈,无声地诉说着革命的艰辛与胜利的来之不易。

展望:红色旅居绘就发展新篇

如今的三百户营村,已焕然一新。在红军街的青石板上,一群孩子正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亮晶晶的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与敬仰。“这里的历史氛围很浓厚,孩子们能在这里亲身体验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真是太有意义了!”作为陪同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来到三百户营村的李女士感慨道,“特别是看到这些红色建筑,感觉就像回到了那个年代,让人心潮澎湃。”

“目前,三百户营村正积极规划,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成为集红色旅居、研学教育于一体的特色村落。”五联社区居委委员张俊介绍道。在红色文化打造方面,三百户营村将不断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全力推进“曲靖红色文化第一村”建设,实施“四街六巷”空间规划和“四馆四所一场”文化内涵规划,通过修复古建筑、建设红色文化展览馆、研学基地等方式,深入挖掘和展示红色文化资源。同时,引入社会资本对闲置房屋进行装修装饰,发展农村旅居产业,让游客在体验红色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三百户营村只是曲靖发展红色文旅的一个缩影。当下的曲靖正以独特的“红色”魅力书写发展新篇。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革命记忆,红军长征过曲靖的烽火岁月、三元宫会议的历史回响,为旅居注入了深厚的红色底蕴。如今,当地将红色资源与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巧妙融合,打造出“红色研学+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的特色旅居模式。游客们在三元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聆听革命故事,在大海草山感受高原草甸的壮阔,在罗平油菜花田沉醉于金色花海,还能走进彝家村寨,体验火把节的热烈与非遗的魅力。这种多元融合的旅居体验,不仅让红色精神得以传承弘扬,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带动了民宿、餐饮、文创等产业蓬勃发展。

筑梦:红色沃土绽放时代光彩

“曲靖市作为一片红色沃土,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利用这些资源,曲靖市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意见,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和经济资源,实现自然、人物、经济的协调发展。”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赵廷勇介绍道。

在深化研究方面,曲靖市加大了对红色遗址遗迹的保护力度,通过修缮古建筑、恢复历史场景等方式,让红色文化得以原汁原味地呈现给游客。同时,加强载体建设开发利用,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通过打造两条红色旅游线路,将分散的红色景点串联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

在宣传推介方面,曲靖市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节、红色旅游推介会等活动,提升曲靖红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

如今,曲靖市的红色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三百户营村作为其中的代表,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红色足迹、聆听岁月回响。未来,曲靖市将继续深化红色文化建设工作,让这片红色沃土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记者手记

走进曲靖三百户营村,时光仿佛在这里交织。古朴的村落不仅承载着明朝军垦屯田的厚重历史,也诉说着红军长征的英勇壮烈。细数金耀曾、伏瑞贞、叶琳等革命先辈的故事,如熠熠星辰照亮这片土地。

在这里,红色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当下发展的动力源泉。从三百户营村打造红色旅居、研学教育特色村落到曲靖市全力推动红色文化建设,从保护遗址,打造旅游线路到加强宣传推介与区域合作,多管齐下。如今,红色文化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

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我们深切感受到传承与发展的力量。历史从未远去,红色基因正融入时代脉搏。相信未来,曲靖这片红色沃土会继续书写精彩篇章,让红色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来源 云南日报-云新闻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李鸿睿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相关文章:

冀观察 | 河北石家庄市鹿泉区:镇宁社区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08-22

曲靖凭宜居密码引来全国旅居客08-22

金熊猫是只什么样的“猫”?08-22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 | 让更多优质文化资源进入寻常百姓家08-16

“稻香棋韵·乡约黎坝”陕南围棋邀请赛在黎坝镇隆重开幕08-15

“米轨MAP生活节”启幕08-15

00后的他们 | 这些抗战英雄都是河南人!08-15

曲靖“红色沃土”古今交响焕新章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