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法院为什么要终本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8 11:25:16    

法院执行案件时,如果遇到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或者发现的财产暂时无法处置的情况,依照法律规定,法院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简而言之,法院采取“终本”措施的原因主要包括:

资源利用:

为了避免司法资源被长期占用,特别是面对每年上百万件的执行案件,有限的司法资源需要更高效的分配和利用。

执行效率:

通过“终本”程序,执行法官可以从无法执行的案件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处理那些被执行人有实际履行能力的案件,从而提高整体的执行效率。

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院在穷尽财产调查措施后,若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可以依法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当事人责任:

如果被执行人失去履行能力,债权人未能得到清偿的法律风险应由当事人自身承担。法院的执行措施仅提供事后救济。

需要注意的是,“终本”并不意味着案件的彻底结束。如果后续发现被执行人有新的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原有财产具备了处置条件,申请人可以再次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相关文章:

悬赏公告,最高赏金2400万!04-29

2025年《法治蓝皮书》:2024年中国在承认/认可与执行境外法院判决……04-28

男孩往小区窨井中扔鞭炮致自己九级伤残,法院判了!04-26

加蓬宪法法院确认恩圭马在总统选举中获胜04-26

古天乐胜诉!公开赔礼道歉04-26

住民宿被偷拍,充值后遇闭店……消费者维权痛点如何化解04-24

55岁女子术后感染去世,法院判医院担责50%;律师:亲属怀疑病历造假,“程序空转”浪费公共资源04-18

王健林,突传新消息!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