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 报道 记者 樊巍 曹思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于9月3日上午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的阅兵式上,包括新型主战坦克、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新型战略导弹、新型第五代战机在内的一大批新域新质作战装备集中亮相,令国人振奋、世人惊艳,而在这些国之重器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研发这些装备的中国军工集团的代表也受邀现场观礼。在纪念活动结束之后,部分受邀观礼的代表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一些国之重器的“打造者”们分享了他们的心得体会。
“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式胜利举行,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的美好愿望。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29型125架军机组成的空中方阵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其中多型明星装备为首次公开亮相。”在现场观礼之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程福波向媒体记者表示,此次阅兵式集中展示了我国航空工业发展成就,充分彰显了国产航空武器装备守护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实力。”
“作为一名航空人,有幸现场观看了盛世阅兵,感到无比光荣,无比自豪。新时代新征程,40万航空人将大力弘扬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加快打造航空科技国家战略力量,加快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坚决支撑建军一百年目标如期实现,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程福波称。
“今天,我在现场看到一件件国之重器整齐列阵、接受检阅,心中涌起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中核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飞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这些大国重器,不仅仅是国家硬实力的象征,更是新时代守护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实屏障。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不但要有骨气,还要有强大的实力,这样任何一个敌人都不敢侵犯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核工业从业者,我深感重任在肩、使命光荣,我们要勇担科技强国使命,夯实国家安全基石,强核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硬核力量!”徐鹏飞称。
“先进现代化武器装备实战编组隆隆驶过,那震撼人心的轰鸣声,如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充分彰显了我国国防力量的强大与维护国家主权、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时代楷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徐立平在观礼之后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作为一名来自航天一线的技能工人,当看到阅兵式上那些钢铁洪流般的装备时,心中涌起的不仅是激动,更是一种深深自豪和重大责任。这些大国重器,从最初的设计图纸上那一笔一划的勾勒,到最终接受检阅、驰骋疆场,每一个零件的加工,每一处细节的打磨,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
“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双手和智慧,为祖国的国防事业添砖加瓦。”徐立平称。
“说实话,我的心情太激动了,同时也感到无上的光荣。以前从未在现场看过阅兵,此前在电视上看的时候,我们参与的武器装备出场时候我会躲出去,因为太激动了会掉眼泪,但又不想被人发现,所以真的没有好好地看过。”在被问到现场观礼后的感受,北京道德模范、航天科工二院699厂特级技师叶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9月3日这天自己终于亲眼目睹了装备从眼前隆隆驶过,当看到凝聚着自己和同事们智慧和心血的大国重器,披挂着荣光巍然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时,作为一名亲历其研发过程的航天人,内心仿佛也随着发动机在同步跳动,那种自豪感和成就感无以言表。“这份激动,源于我们付出的汗水与青春终于化作了守护国门的钢铁长城;这份光荣,属于每一位为此默默奉献、砥砺攻坚的航天科技工作者。”
叶辉认为,中国力量的增强,意味着我们维护自身和平稳定的能力更强,这就是对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我们航天科工二院的名字里有‘防御’两个字,我们航天前辈钱学森也说过,‘无剑可用和手里有剑不用是两码事’,我们实力每提高一点,为的是让腰杆子更硬,更能维护世界和平。国之大者,就是为国尽忠,有国才有家。”叶辉称。
“今天,我有幸站在天安门广场,亲眼见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我的心情难以用言语表达。”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头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技师马小光在观礼之后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次参阅的装备展示了中国军队迈向信息化、智能化的巨大进步,展现了我军制胜现代战争的强大能力。“能亲眼看到自己所参与的国防装备在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我感到无比的光荣!我为我们祖国的强大感到无比自豪!”
马小光表示,作为一名兵工人,自己深知这些装备背后凝结的技术攻关与艰苦奋斗。这些装备,是几代兵工人心血的结晶。自己也将继续秉承“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信念,继续攻克技术难关。
“当护旗梯队的武直十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作为武直十‘心脏’——“玉龙”发动机的总设计师,我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激动之情。之后整齐划一、气势磅礴的徒步方队,威风凛凛、装备精良的机械化方队,尤其是由我们国产动力推动而呼啸穿云、震撼苍穹的空中梯队,每一个场面都让我热血沸腾、无比自豪。”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发科技委原主任尹泽勇在现场观礼之后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次阅兵,不仅是对人民军队威武雄壮、战无不胜实力的检阅,也是对军工集团全体军工人多年来默默耕耘、砥砺前行的肯定。那一排排先进的武器装备,是国家战斗力的象征,也是军工人心血的结晶,它凝聚着无数个日夜的拼搏与奋斗,承载着军工人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这次阅兵,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科技强军的重要。面对波诡云谲的复杂国际形势,强大的国防力量是国家和平安定与稳定发展的坚实保障。”尹泽勇表示,作为一名军工人,自己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以此次阅兵为新的起点,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严谨的作风、更加深切的创新精神,建设好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集团,为强军胜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相关文章:
骄傲!自豪!无比光荣!中国军工观礼代表分享观礼心得09-03
中国石油集团:加快发展“热电氢”等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08-22
【甘快看】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决议07-27
中国聚变公司揭牌!07-22
探秘警营零距离!越城 “少年警校” 预备学员沉浸式感受警营魅力07-12
兵器工业集团董事长调整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