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医学界既往认为造成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因为机械磨损等局部因素。记者6日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该医院雷光华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谢岑教授团队合作研究发现,全身代谢等系统因素也是导致骨关节炎的主因。相关研究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
这项研究以雷光华团队建成的大样本、稳定随访、前瞻性自然人群队列“湘雅骨关节炎研究”相关创新成果为基础展开,耗时10余年。
研究发现,血液甘氨熊去氧胆酸(GUDCA)的含量越高,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就越低。此外,研究人员通过多组学研究发现人体内的鲍氏梭菌相对丰度与血液GUDCA水平正相关。研究人员还提出了有望通过“老药新用”来治疗骨关节炎的可能。比如,患者口服已被证实安全性良好的已上市药物熊去氧胆酸,可显著降低骨关节炎的风险。
研究首次系统地揭示了肠道菌群引起的代谢紊乱会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在全球率先系统性提出了骨关节炎发病机制新学说,突破了骨关节炎是一种局部因素所致疾病的传统认知,开辟了临床转化新方向。
更多详情
↓↓↓
骨关节炎发病机制新学说提出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王璠
相关文章:
北京书市为数千古籍旧书找“新家”04-30
首次走出浙江!西湖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将新增三省两市04-29
6支项目团队同台竞技 2025成渝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大赛决赛举行04-25
比亚迪方程豹登陆上海车展,“583”家族首次集结亮相04-25
颅脑保卫战!三明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成功攻克复杂颅内动脉瘤双连击04-25
粤西首场省级邮展在阳江启幕04-24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今起发行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