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四度搜求,一窥译本真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08:54:00    

周作人喜读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1936年写过一篇随笔,介绍这本书;1942年又写了一篇《关于〈燕京岁时记〉译本》。周氏关于风物的文章,常有关于此书内容的抄引,读来颇有味道。后来我买了一册北京出版社的《燕京岁时记》,才发现只有薄薄的五十页笔记,很快便翻读一遍。

第一次购买:

失望的1936年台版

周作人谈及的英文译本Annual Customs and Festivals in Peking,系美国汉学家卜德(Derk Bodde)翻译,1936年由北平的中法图书馆出版。我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搜索,意外发现此书的英文译本竟然有好几个版本,售价均不菲,尤其是1936年的初版本,标价已达千元。从旧书商提供的照片来看,这本书的英译本印刷甚佳,插图尤为臻妙。其中广东的一家旧书铺,有册台版的卜德英译本,售价256元,于是我便买了下来。待书到手,颇为失望:不但系平装,32开本,而且所有插图全改成了黑白——原书衬页上的两张彩色门神,改成黑白色,还挪印在了书内,神采顿失。略翻一遍,发觉此书由台北SMC PUBLISHING INC(天南书局)1977年翻印,1994年再次翻印,我买到的这册便是后者。此书除了《燕京岁时记》英文本,还有一册1928年由Original Edition Published Tientsin and Peking出版的MANCHU CUSTOMS AND SUPERSITIONS(《满族的习俗与迷信》)。

第二次购买:

惊艳的1965年港版

台版英文书《燕京岁时记》令我颇为沮丧,便又在网上搜索一番,发现一册香港大学1965年版。从网上的图片看,与1936年版差别不大。此书售价是台版的二倍,觉得也还可以接受,于是再次下单。待书送来,果然惊艳。这本英文本16开,枣红色布面硬精装,双色套印,纸张尤其好。港版本扉页和书脊均有英文书名、译者名,还有香港大学的标志图案,扉页印有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HONG KONG 1965(香港大学出版社,香港1965)。我觉得这本书在装帧、插图和印制上真是上佳。细细欣赏时,见衬页有十分古朴的隶书书名,系采自1906年木刻线状初版本的庆珍题字,与右侧的扉页英文对照,相得益彰,亦可见编者的用心。书前的门神彩色插图,如藏书票一样,左右各贴一张,画像自然。还有书中的插图,除了采用《鸿雪因缘图记》中的六幅线描插图外,还有画家傅叔达为此书专门创作的风俗线描画,也是分外地生动。英文中涉及的人名和书名,皆有繁体汉字小楷作注,亦是别有风味。更令我有些意外的是,我购得的这册英文译本,扉页上有“北京圖書館藏書”的红色印章。真不知它是如何从馆藏流落民间,如今又辗转到了我家。唯一令我遗憾的是,书没有护封。而我查遍全网,均是如此。

买得这册1965年香港大学版的英译本《燕京岁时记》,令我对此书的出版和印制有了很大兴趣。经查阅资料发现,北京外国语大学顾钧教授对此书的翻译出版颇有研究,他在《卜德与〈燕京岁时记〉》中专门介绍了这册关于北京岁时风物民俗的笔记被翻译的情况。由此文我更为感兴趣的是,卜德不但翻译了这本书,还翻译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卷,且亦由北平的法文书店出版。这家法文书店设在北京饭店,后来在一册《近代外国人与北京文化》的学术专著中,我亦读到了顾钧教授所写的《亨利·魏智及其北京法文图书馆》一文。其中,有对亨利·魏智经营这家出版社和书店的详细介绍,并特别介绍魏智出版图书的特点:内容多选中国文化题材;绝大部分为原创首发;出版周期较长,但力求精益求精;限量发行,学术类书籍大多在800册以内,最少的只有150册;装帧设计追求完美,多数书籍采用硬皮精装,外有精美护封甚至包有硫酸纸。

第三次购买:

不逊色当今的新式洋书

本来我无心再购英译本《燕京岁时记》,但经顾钧教授的介绍,竟燃起了搜寻1936年初版本的热情。孔夫子旧书网上的1936年初版本倒是有几家旧书铺待售,可售价均不菲。几经犹豫,终于选择了北京的一家书店来购买,售价又是港本的二倍。待这本1936年初版本送来,我不由得惊呼起来:乍一看去,初版本与1965年港本无甚区别,但细细对比,发现初版本的各种插图更为清晰,内文的印制也更显温润舒服。此初版本的印刷机构为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华北日报》),即上海发行的英文报《字林西报》。我不由得称赞,当时的北平,除了琉璃厂的中国线装书,实际上还有这样的新式洋书出版,即使放在今天,也是毫不逊色,甚至都是上品。

就在刚刚购得这册1936年初版英译本时,北京布衣书局在出售2024年新版《中国花梨家具图考》。记得读顾钧教授文章,此书由法文图书馆初版,查阅后,果然如此。1944年10月,德国汉学家古斯塔夫·艾克(Gusta Ecke)在北平法文图书馆出版了Chinese Domestic Furniture(《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由辅仁大学印书局以珂罗版印制,限量200册。此书于2017年荣登佳士得亚洲艺术珍藏拍卖名录。

更为有趣的是,我最近读周运的《乘雁集》,发现这本书共四百多页,其中《知堂藏书聚散考》占了大半篇幅。而在《知堂藏书聚散考》里,《周作人外文藏书知见录》又几乎占了一半,是周运亲自撰写的。这份二百余页的外文藏书知见录,详细罗列和记录了周氏藏外文书的版本、装帧以及购买的时间、地点。我粗读一遍,发现周作人的外文书籍,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北京饭店的这家法文书店。由此推定,周作人读的《燕京岁时记》的英译本甚至日译本,都购自这里。

第四次购买:

虽有书封但非硬精装

略有些遗憾的是,我虽收藏了两册精装的《燕京岁时记》英译本,品相却不完整——没有护封,只能算是残书。这在收藏界,可是大忌。我试图用英文书名在旧书网上搜索,这次竟发现有册1987年香港大学的再印版,不但有护封,内文插图也一致,价格与1965年版一样,于是立即下单。待书送来,打开一看还是失望,虽然有书封,但此版并不是硬精装,且印制效果还不如1965年版。不过,此版封面的折页上有Peiping Chronicle(《北平纪事报》)等四种报刊的评论摘要,与顾钧教授介绍的一致,由此略可想象初版的情况了。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朱航满

相关文章:

四度搜求,一窥译本真趣07-14

日本末世预言仅剩1天,作家离日旅行,民众分享“最后一天”计划07-04

六旬老人现实版“密室逃生”,铁块破墙!小区地下室竟成“夺命夹层”07-01

轻薄只是基本功?折叠屏手机要大众化,唯有靠体验06-23

移动版RTX5050性能预测分析:支持DLSS4多帧生成的RTX406006-20

林丹杯“点燃”乌鲁木齐激情06-17

青岛故事|67年老厂房变身新锐设计师舞台,车间里还开起了服装夜校06-14

今日最高温度31℃!周末两天,先热后雨!| 早呀,沈阳!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