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东坡 通讯员 刘海青
“家里有人吗?李哥在家吗?”
4月7日,在安阳市殷都区伦掌镇李辛庄村,已任3年驻村干部的李飞带着从部队探亲休假回家的李洋,拎着米、面、油、牛奶等生活物品,来看望李洋资助了3年的孩子李朵(化名)。
李飞口中的“李哥”,名叫李志丰,是李辛庄村脱贫后的监测户。他上有近80岁的父母,下有4个子女,爱人是一位聋哑人,家里收入主要靠李志丰打零工和种地,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听到声音,李志丰赶忙出来,在厨房准备午饭的爱人看到院里来人也走了出来。
“李哥,这位就是每月资助你们家二姑娘上学的李洋。”听到李飞的介绍,憨厚淳朴的李志丰甚是激动。
驻村干部李飞是一位退役军人,2017年转业安置在殷都区伦掌镇政府。待安置时,他在战友介绍下,曾到安阳职业技术学院任军训教官,并认识了当时上大一的李洋。两人由此结缘。
2022年,李飞到李辛庄村驻村,一次走访中,他发现监测户乔小云因车祸住院半年之久,花去20多万医疗费,衣食住行全靠老伴伺候,家里4口人仅有一个正常劳动力,且没有稳定收入。李飞立即向伦掌镇党委、政府作了汇报,为乔小云的丈夫安排了一个环卫公益性岗位,每年增加收入一万多元。
看到乔小云家的情况不断改善,李飞也很高兴,并将这件事发到微信朋友圈和大家分享。这时的李洋已经参军入伍,成为驻信阳某部的一名军人。看到这件事后,李洋主动联系李飞,表示也想尽一份微薄之力,资助一名困难家庭的学生。
经与村干部沟通交流,李飞得知村民李志丰家虽已脱贫,但仍比较困难。李飞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李洋,李洋二话没说,委托李飞要来李志丰的银行账号,并笑着说:“我们‘三李’还真有缘分。”
自此,李洋每个月准时往李志丰的银行卡里打200元钱,用于孩子上学、贴补家用,一直坚持到现在。
临近中午,李志丰上初中的二女儿李朵放学回来,见到资助自己的解放军后十分激动。李洋询问了她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困难,鼓励她好好学习,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
“我会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长大了像李飞叔叔和李洋哥哥一样,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李朵说。
这份爱心接力,仍在持续。
相关文章:
在平凡的岗位上担当奉献04-30
苏州一乘客突然晕倒,公交司机直送医院04-29
杨桃荫下七十载守望——树下忠魂不寂寞04-29
惠英红获华表奖:这才是顶流该有的模样 | 柚子态度04-29
光明法院成立深圳市首个“老法官调解室”04-28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对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04-28
不一样的“画纸画笔”!让葫芦烙画走进课堂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