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深读|中山,一个制造大市的外贸突围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08:34:00    

珠江横门水道旁,中山市中山港货运码头国际货柜码头,岸边泊位停满了装卸货的货船。吊机来回摆动,将集装箱从岸上运送至船上。4月以来,中山港码头高速运转。据码头统计,1-4月中山各外贸码头进出口集装箱16.87万标箱,同比增长9.4%。

增长数据的背后,是一段波折的曲线。差不多一个月前,受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影响,中山港对美发货的集装箱减少。而中美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后,发往美国的集装箱恢复发货,中山港发货量随之增加。

海运行情的波动是最近一个月中山外贸市场的缩影。外贸市场供销两端的“拉扯”,考验着这座制造业城市的产业链韧性。90天的关税“窗口期”可能并非终点,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依旧存在。过去一个多月,中山这座外贸依存度近70%的“外贸之城”,正在探索突围路径。

率先出手

一个月内打出三张“关键牌”

最近一周,中山市南诚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倪宗强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下来:“之前积压了几个发往美国的集装箱,这几天顺利发出去了。”

过去一个多月,美国关税影响,南诚电器发往美国的货品运输受阻。5月12日后,终于迎来转机。

家电产业是中山外贸市场的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欧美市场长期都是“中山货”出海的主要目的地。尤其是美国,多年来是中山进出口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根据近期多个自媒体发布“外贸依存度城市”榜单,中山外贸依存度位居全国20位上下。

从政府层面看,中山反应迅速。从4月起,中山市委、市政府在近一个月时间里推出三项专项政策,打出了多张“关键牌”——

4月11日,中山市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邀请数十家企业代表参会,听取企业诉求,研究突围方向。

4月15日,第137届广交会开幕当天,中山发布《中山市稳外贸促增长若干措施》,从开拓市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推出15条措施,包括年内组织3000家次企业参加境外展会、新建2个海外展贸中心、举办100多场产业链对接会、推动企业搭上京东、淘天等平台的“内销快车”等。

5月7日,中山市召开电商平台企业座谈会,就推动企业借助电商平台转内销等问题进行研究。次日,中山推出了第二个专项政策——《2025年中山市促进外贸企业拓内销市场若干措施》(下称《拓内销若干措施》)出台实施,提出10条针对企业转内销的举措。

5月16日,中山发布第三个专项政策——《中山市推动电子商务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对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建设海外仓等行动进行资金和服务支持。

电商平台对接会洽谈区内,参会企业代表正在向采销团队咨询。 南方+ 林雨萱 拍摄

政策指引下,中山各部门和镇街纷纷行动,一场外贸突围接力迅速展开。

4月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山市分局联同中山市银行机构制定“中山市外汇助企八条措施”。中山税务部门为符合条件的出口企业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山监管分局成立稳外贸工作专班。而在物流运输端,中山港海关通过“组合港(一港通)”、“内外贸同船运输”跨关区多点装卸、“7×24”延时通关、预约加班等服务,满足企业赶船期、“抢交货”等诉求。

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作用下,中山外贸形势实现平稳,结构发展转变。据拱北海关公布的数据,1-4月,中山进出口额同比增长9.2%,对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其中,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17.0%,较1-3月提高5.1个百分点,主要体现在出口的增长上;对拉美市场出口额大幅增长31.5%,对巴西、秘鲁两国出口额增幅均超过55%。

直击痛点

举办三场供需对接会破内销难题

推动外贸企业转入内销赛道,是中山突围的重要方向。

5月20日,由中山市商务局、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的“外贸优品京东平台专场对接活动”拉开帷幕。台上,京东京喜出口转内销华南区负责人邱昌斌解读京东“2000亿采购出口转内销产品计划”。台下超500名企业代表参会,现场座位被挤得满满当当,不少企业带着自家产品样品入场咨询。

5月,中山召开外贸优品京东平台专场对接活动。 南方拍客 叶紫潇 供图

这已不是中山联合京东集团对一次开展外贸转内销的对接会。今年4月底,在中山市商务局牵头下,“全国灯饰之都”古镇、家电外贸重镇黄圃已先后开办了“京东+中山智能家电”“京东+灯饰照明”等细分领域的出口企业转内销供需对接会,现场同样挤满了咨询的企业。

在京东对接会现场,中山集渼制品有限公司业务主管黄先生不时举起手机拍下PPT内容。“我特地来看看有没有内销新机会。以前订单靠货运‘出海’,现在可能要靠电商‘起飞’。”不少与会的企业代表指出,这三场由中山政府牵头,京东搭台,镇街响应的“出口转内销”供需对接会,直击企业需求“痛点”。

但对于长期以外贸市场为主的企业来说,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外贸转内销不是简单换个市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邱昌斌指出,对于长期主攻外贸市场的企业来说,转内销还有不少路要走,包括重构供应链、渠道和品牌认知等。针对外贸企业转内销的“痛点”,《拓内销若干措施》将“优化市场准入”列为首条措施。其中,该举措支持按出口目的国标准生产且相关标准技术指标达到我国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出口产品转内销,解决出口产品转内销过程中标准障碍问题。同时,落实国家认监委部署,合理精简优化出口转内销产品办理CCC认证流程。

在内销渠道铺设方面,《拓内销若干措施》支持外贸企业开展网络销售,对有意向出口转内销的外贸制造业企业,设立销售公司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外贸企业产品内销的,给予支持。通过让利消费者,提高企业内销产品知名度,扩大销售规模。此外,还引入电商平台与中山企业开展产地直采,扩大销售范围。

力推“三同”产品

实现内外贸一体化

面对美国关税冲击,一些此前已完成转型布局的中山企业显得更为“淡定”。

连日来,中山市大成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成冷冻”)的自动化立体冷链生产线依旧“连轴转”。2024年,大成冷冻牵手国内电商平台东方甄选,成为其自营酸菜鱼的供应商。如今,大成冷冻约30%的产品供向东方甄选,这让公司在此轮美国关税冲击下稳住了大盘。

大成冷冻曾以外贸市场为主。2019年,该公司成功拓展国内市场,在内外贸两条赛道“丝滑切换”。

在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背景下,推动企业适应内外贸一体化,成为中山企业破局的关键。《拓内销若干措施》就专门提出,将促进“同线同标同质”(以下简称“三同”)发展,支持外贸企业兼顾国内产品标准和出口目的国产品要求发展“三同”产品,即在同一生产线上按照相同标准、相同质量要求生产出既能出口又能内销的产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实现内外销转型。

事实上,早在2016年中山就推行内外销“三同”工程,并率先在出口食品企业中试点,咀香园等中山老字号被列入试点范围。位于南朗街道的澳利茗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山市首批实施“三同”工程的企业之一,曾以供港澳地区为主。实施“三同”工程之后,澳利茗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产品已覆盖了国内大部分航班。相比此前,《拓内销若干措施》提出进一步拓展“三同”工程的范围,将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纳入。

要实现内外贸轻松切换,要经历多道门槛。服装、玩具等“轻认证”行业转型快,但医疗器械、化妆品等受认证壁垒限制,切换并不容易。

中山本土美妆企业诺斯贝尔媒介经理黄白鹭介绍,出口产品所遵循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检验检疫以及认证认可等要求,与国内差异较大,出口转内销的产品必须在国内重新备案才能销售,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与成本。

要实现国内国外市场“两条腿走路”、内外贸“丝滑切换”,产品标准是重要的“通行证”。对此,《拓内销若干措施》也有重点关注,提出合理精简优化出口转内销产品办理CCC认证流程等措施。《中山市稳外贸促增长若干措施》则给出了更有力的措施,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认证,对首次通过《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ISO56005)》国际标准认证的单位,一次性资助最高3万元,从而鼓励企业重视标准认定。

为提升中山制造在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能力”,近年来中山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2024年,中山修订了“实施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企业每主导制定一项国际标准、给予最高50万元的资助。随着标准数量增加,“中山制造”在内外贸规则机制对接方面的话语权也随之提升。

【声音】

中山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识航:

打好服务“组合拳”,助企打赢外贸突围战

过去一个多月,在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影响下,中山这座外贸大市经历着什么样的冲击?如何应对?带着这些问题,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山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识航。

黄识航表示,美国作为中山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近500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比重近两成。面对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的冲击下,中山迅速行动。中山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座谈会,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市商务局建立重点企业跟踪机制,海关提供“预约通关+延时加班”服务,人社部门关注企业员工就业。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中山立即推出四项举措,抢抓90天关税暂停加征的“窗口期”。一是做好企业出口服务,联合各镇街加强出口服务指导,推动订单落地;二是保障远洋物流,解决货柜紧张难题;三是优化通关服务,联合中山港海关,为企业开辟货物通关清关绿色通道,尽量实现即到即报即通关和24小时通关服务;四是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联合镇街及时摸排掌握对美贸易前100企业复工情况、订单情况、融资需求等,高效率解决企业经营难题。

中山港国际货运码头。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黄识航对《中山市稳外贸促增长若干措施》作了详细解读。以“拓市场、育主体、强动能、优服务”为主线,该举措一共落实15项举措。

一是拓市场。中山积极参与和实施“粤贸全球”“百展千企”等行动,今年计划组织3000家次企业参加境外展会,新建2个海外展贸中心,促进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借助广交会等平台打响中山家电、电子显示、灯饰等优势产业国际知名度。

二是育主体。打造中山外贸“集团军”,推动小榄五金、古镇灯饰、南头家电等外贸基地提质升级,专项资金支持省外贸骨干企业;引导外贸优势产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建设,对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给予相应的资金补贴。

三是强动能。完善“跨境电商+产业带”政策体系,推动灯饰产业带“触电”升级,建设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让企业更好享受海外仓出口“离境即退税”的便利。支持东区、古镇、沙溪3个电子商务集聚区先行先试。

四是优服务。成立“走出去服务联盟”,全年常态化举办超30场“商学堂”培训,手把手教企业用政策、防风险,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

黄识航提到,近年来,中山探索出“拼船” “借船” “造船”三种出海模式,已有效降低了对美市场依赖。一是通过“百展千企”计划,两年组织超5100家次企业参展,抢抓订单超150亿元;二是借力外部资源,如与印尼合作、落地“中国淋浴房出口基地”、实现二手车出口“零”突破;三是建立海外据点,在哥斯达黎加、沙特等地建展贸中心,一季度对拉美、中东进出口分别增长35.7%、12.7%。

【相关】

中山海关:用好WTO贸易规则,助力企业攻克技贸壁垒

5月以来,中山家电重镇南头镇进入一年中“清凉家电”生产的旺季。在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下称“奥马冰箱”)数字化工厂内,机器人平均20秒产出一台冰箱。

几个月前,这个全球第四大冰箱生产基地面临了一次突如其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考试”:2月25日,沙特阿拉伯通报即将实施的新能效法规,对能效标准、测试方法、设备标签等提出新要求,直接冲击中国冰箱出口企业。

奥马冰箱是中国冰箱出口的龙头企业。“沙特是我们目前在中东最大的市场,2024年占我们全球市场的5%。”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副总裁潘昌汉介绍,“沙特方面通报新能效法规后,我们马上意识到这个法规会对我们出口沙特市场的产品造成冲击。”

同样遭受冲击的,还有深耕车载冰箱细分市场的英得尔实业(广东)股份有限公司。沙特能效新法规将在车辆、船舶或航空器上使用的制冷器具均纳入实施范围,车载冰箱未能幸免。

在企业想办法的同时,收到奥马冰箱和英得尔等企业意见的中山海关,正针对此次沙特新规组织专家开展通报评议。经过多方协同开展深入研讨形成专业评议意见后,中山海关通过海关总署WTO/TBT国家通报咨询中心反馈沙特方。

好消息在5月传来。沙特同意在新法规中对冷冻箱明确分级分类、能力测试按国际惯例执行、对车载冰箱予以豁免,且对新法规的实施设置两年宽限期。

“沙特对我方意见的采纳,使我们的产品无需进行设计更改,即可满足出口沙特市场的需求,同时两年的宽限期也为我们的产品迭代争取了时间。”潘昌汉说,“现在恢复了供沙特产线的正常生产,这批高端冰箱下线后就传送到库房,根据船期装船运往沙特。”

“之前很担心,我们要重新设计生产线的话,成本要增加10%。现在我们就放心了。”英得尔车载冰箱核心创始人史杰君说。

近年来,中山照明和白色家电等传统优势产业出海走向多元化布局,新兴市场份额加速提升,应对复杂多变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中山海关充分利用WTO贸易规则,合规开展国外技贸措施应对,支持中山照明和白色家电等传统优势产业顺利出海。”中山海关驻石岐办事处稽(核)查四科副科长罗伟鸿说。

撰文:雷海泉 曾艳春 杨慧荣 林雨萱 廖瀚 伍杰

通讯员 杨润梓 李晓萍

【作者】 雷海泉;曾艳春;杨慧荣;林雨萱;廖瀚;伍杰;叶紫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应急管理部公布4起化工非法生产典型案例05-23

深读|中山,一个制造大市的外贸突围战05-23

问政回头看丨枣庄市:企业生产个性化需求已得到满足05-22

“特朗普对以色列愈发不满,扭头联系哈马斯”05-22

特朗普谴责:“可怕杀戮”05-22

破解数据资产化“最后一公里”瓶颈!数据价值化创新路径实践论坛在郑州举办05-21

府谷法院:引法治“活水” 润营商“沃土”05-21

黄金,突然飙涨!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