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姜晓菲报道 4月17日是第37个“世界血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治血友病,让生命不再脆弱”,血友病这种疾病或许对大众来说稍显陌生,却实实在在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障碍疾病,简单来说,血友病患者体内缺乏凝血因子,导致凝血功能出现问题。数据显示,每10000名新生儿中,就可能有1个血友病宝宝,而我国约有14万血友病患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血液内科王欢主任解释,血友病是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病,这种遗传特点让男性更容易发病,因为男性传递时,女性多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女性传递时,男性更易患病。所以临床上男性患者数量较多,但这绝不意味着女性可以被忽视。
“女性血友病患者非常罕见,出血情况和重度血友病男性类似。大多数血友病致病基因携带者(女性)没有明显的出血症状,少数携带者有容易出血的现象,比如月经量过多、经常鼻出血、容易牙出血、术后创面和刀口出血量增加等等,所以,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在发生创伤或做手术前需要和医生积极沟通。”王欢主任介绍。
血友病患者还有个让人心疼的称呼——“玻璃人”。他们的身体就像玻璃一样脆弱,轻轻一碰、受点小伤,就可能出血不止。常见的出血情况包括自发性出血、轻微受伤后血流难止、身体出现血肿以及关节出血。反复出血会严重损害关节和肌肉,导致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甚至让人落下终身残疾。
那么,血友病患者一旦急性出血该怎么办呢?王欢主任表示,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简单来讲,就是补充患者体内缺失的凝血因子,从而达到止血和预防再次出血的目的。在等待专业救治时,患者也可以遵循“冷静高压(RICE)”原则先进行自救。
在日常生活中,血友病患者需要格外注意健康管理。王欢主任建议,首先患者要养成定期去医院复查的习惯,平时认真做好牙齿清洁保健,接种疫苗时也要提前做好预防治疗。在饮食上,保持营养均衡,控制好体重,也可以适当参加非接触式运动,像散步、游泳等,要远离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同时,尽量避免受伤,不要使用影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以及进行不必要的手术。
血友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提高对它的认知,重视血友病患者的健康问题,就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勇敢地与疾病斗争。
相关文章:
包头一男子遭风筝线“割喉”!04-29
长治二院巧施“心术”为房颤患者解难题04-25
4月30日起 山西62种药品执行“团购价” 平均降幅超60%04-24
医保部门通知!24日落地执行!04-24
几十年没怎么进过医院,一次腰酸背痛后,男子竟查出两种癌!04-23
@四川人 一次挂号管三天!今年底四川二、三级公立医院100%实行04-23